快速了解骨髓穿刺术
在血液科病房或门诊我们可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医生对患者说:根据你目前的病情建议做个骨髓穿刺术明确病因,患者说:骨髓穿刺怎么做,很痛吧,危不危险哦,我怎么听说有人做了这个瘫痪了呀。带着患者的这些疑问我们就介绍一下这个血液内科医生天天都在做的操作—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是内科四大操作之一,是血液科医生诊断疾病的杀手锏,很多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白血病、骨髓瘤、再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等均需进行该项检查。该检查的目的是抽取骨髓液化验,其实它跟抽血化验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抽血的位置不是血管,而是骨头里面的骨髓。
虽然骨髓穿刺术最后一个字是手术的术,但骨穿并不需要去手术室,而是在血液科的病床上就可以完成,患者可以平躺、侧躺或者趴着,一般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病人也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进行止痛,操作过程中患者会有胀痛感,但多数患者都可以承受,完成骨穿后患者稍微休息一下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因为我们骨穿的穿刺位置常规为骨盆的髂骨,周围并没有重要脏器、大血管等,所以骨穿一般是比较安全的,有些人会将骨穿误认为“抽脊髓”,以为这可引起瘫痪,但其实骨穿的位置在骨盆的一侧,而脊髓在身体正中的脊柱的椎管里,所以骨穿的时候并不会碰到脊髓,自然不可能损伤脊髓而引起瘫痪。
另外骨穿结果什么时候能够拿到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一般骨穿的初步结果1-2天就会回报,如果有异常医生会建议进一步完善其他检查,如融合基因、基因突变、染色体核型检测等,基因突变这类检查出报告时间相对较长,需要1-2周,但针对急性白血病这种需要尽快开始治疗的患者基因突变并不会耽误患者的治疗,只是会对后续的治疗提供一些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