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科普知识详细

痛风了怎么办?

老年医学科 谭英   |  2024/12/24

目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痛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向大家介绍痛风知识,帮助大家认识痛风,明确相关治疗方法,有效防治痛风。

痛风是一种“富贵病”,这种说法对吗?

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痛风病是人类最古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古代多见于社会上层人士,如达官贵族、才子佳人,因此又称之为“ 富贵病”。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痛风的发生与日常饮食、营养过剩等因素有关,因而,生活优越的人与生活水平较差的人相比更容易发生痛风。值得注意的是,痛风还是一种遗传缺陷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痛风病史的人患痛风的概率相对比较高。痛风好发于下肢关节,一般首发于足部,痛风初次发作时,通常于夜间发展,带有自限性、来去如风,因而得名“痛风”。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刀割般或撕咬般剧烈疼痛。

痛风易发人群和不易发人群

容易发生痛风的人群:肥胖、达官贵族、应酬族男性,喜酒肉,血尿酸水平与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呈明显正相关,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糖尿病(尤其是2型),与高尿酸血症有相近的易感基因。不容易发生痛风的人群:特别瘦的人,重体力劳动者,虽然胖,但特别穷的人。痛风这种病,“重男轻女”,男女患病率约为20:1。

痛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过痛风的人应该都体会过那种钻心的痛。患者血液内尿酸盐浓度过高,在关节内以结晶形式存在,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刺激,引起急性晶体性滑膜炎,临床症状为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除此之外,手部关节、肘部、膝盖等部位也会出现红肿、发炎症状,水肿后组织变软,患者活动受限,严重者还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的象征,夜间或清晨起病,其快如风,其痛如割,60-70%首发于拇指跖关节,皮肤发红、发亮,并可导致脱屑、瘙痒,发作呈自限性,多于数天后自行缓解。如果在饮食上注意,合理用药,治疗高尿酸血症,有可能阻止其发作。但如果听之任之,不控制高尿酸血症,就可能进展到痛风慢性期,痛风反复发生,大量痛风石堆积在关节及皮温低处,形成痛风结节。甚至大量堆积于肾间质,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

痛风的治疗方法

痛风患者必须重视早期预防及治疗,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限制酒精及高嘌呤、 高果糖饮食的摄入,鼓励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及适量饮水,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如豆腐)的摄入。做到“管住嘴、迈开腿”。 长期不懈的控制血尿酸水平,血尿酸长期达标可明显减少痛风发作频率、预防痛风石形成、防止骨破坏、降低死亡风险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预防痛风及其相关合并症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痛风治疗方法:

1.局部冷敷、休息、抬高患肢。痛风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局部水肿减轻,夜间睡觉时可将枕头垫于患肢下。痛风发作时, 使用冰袋对疼痛关节部位进行冷敷处理,以20分钟为宜。冷敷能够使疼痛、局部炎症减轻,但千万不要热敷或者用热水泡脚,这样会使炎症反应和水肿情况加重,从而加剧患者的疼痛感。

2.止痛。痛风患者怎样形容痛风发作时的疼痛呢?发作起来连脚都不想要了。对于急性痛风患者来说,需要服用止痛药。患者在痛风发作12小时内应使用塞米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使疼痛感减轻。

3.控制饮食。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注意日常饮食控制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戒酒,还要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尤其在痛风发作过程中,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不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4.多饮水。痛风患者每天大量饮水,会使尿液增多,通过排尿带走体内部分尿酸,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结石。在这里提醒痛风患者,每天至少饮用2L水。

5.降尿酸药物。很多痛风患者对降尿酸药物存在认知误区,其认为平常无需服用降尿酸药物,在痛风发作时吃药便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痛风患者需要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如果仅在痛风发作时服用,会使复发概率增加,还会导致疼痛迁延不愈。如果痛风患者没有服用降尿酸药物,可在症状减轻两周后开始服用。这样才能够保障疗效。

温馨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痛风知识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发现自己和家人有痛风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这样才能够减轻疼痛感,降低痛风带来的一系列风险。